解 “二尺”之争,促邻里和谐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3年12月04日

  “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”这是发生在清朝的一件奇文官司,更是一段历史佳话。近日,宁阳县法院在办理一起相邻纠纷案中,充分践行“小案不小办”理念,妥善化解邻里“二尺”之争,生动演绎了现代版“二尺巷”故事。

  01案情简介

    张某甲与张某乙系本家“五服”兄弟,也是前后邻居。1996年、1998年间,张某甲和张某乙分别在旧宅翻建了房屋,按照规划,每户住宅南北距离为15米,而张某甲旧宅南北距离不足15米,故张某乙建房时往北挪出70公分,因此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过道。后来张某乙垒墙将过道东西两侧堵死。不曾想,“二尺”长的过道竟让两家“别扭”了二十余年。今年8月,两家之间矛盾彻底激化,一月内因宅基地范围、垒墙、砸墙等纠纷4次向派出所报警处理,乡镇、管理区及派出所就此专门成立调解组以调和两家矛盾。今年9月,张某甲将张某乙诉至法院,称张某乙在其窗户后侧乱放夜壶,致其二十多年无法开窗通风,并且张某乙安装的监控正对其窗户,严重影响了其家人正常生活,故要求张某乙立即停止侵害行为并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。得知自己被起诉后,张某乙气不过又将张某甲诉至法院,称因张某甲的砸墙行为致其家中多次被盗,要求张某甲将过道两侧被砸毁的墙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。


02法院审理

  法院受理两案后,承办法官发现当事人的诉求虽然看似非常简单,但是“小案事不小”,双方兄弟之间二十多年的积怨太深,简单的开庭判决不能实质化解纠纷,甚至可能激化矛盾,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,还考虑到双方是本家兄弟、前后邻居,低头不见抬头见,经权衡利弊认为调解更有助于化解矛盾。随后,承办法官进行了走访调查,向村委、派出所了解案情,调取资料,从起诉的“导火索”抽丝剥茧,总结出纠纷的症结为二尺过道的处理问题,于是着手庭前调解。

  
03圆满化解

  调解现场,双方各执一词、争吵激烈,承办法官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,待双方冷静下来后,结合双方的争议焦点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及法律规定,耐心细致进行释法说理,进而从情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,规劝双方共建和谐的邻里关系。最终,在承办法官不懈努力下,双方积压在心中二十余年的不满情绪得到纾解,最终达成和解协议,双方均撤回起诉,“二尺”之争得到圆满化解。

关闭